海姆·多顿:以色列馆总设计师

  4月29日早上10时,在犹太教拉比的祈福和一曲吉它的伴奏下,以色列国家馆奠基石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内缓缓揭幕,人们吟唱起希伯来语歌曲《上行之诗》、《金色的耶路撒冷》,为奠基仪式平添了几分神圣色彩。现场一位富有艺术家气质的男性唱得十分投入,他一头栗色长发、瘦瘦的身材着一身黑衣,时而昂头时而闭眼,成了令现场记者印象最深的人,他就是以色列馆总设计师

  ―――海姆・多顿。

  在以色列,人们喜欢在建筑上使用石料,因为它在犹太人传统观念里意味着坚固、土壤和根,而玻璃代表开放、未来与现代,因此这两只‘手’相互环抱,既相差迥异,又互为一体,内部展览空间呈流线型上升,还意味古老的犹太民族精神在现代的传承。

  ―――海姆・多顿谈以色列馆设计理念

  外形酷似“双手”环抱

  以色列首次自建世博会国家馆,23支团队参与竞标,竞争激烈

  为了与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以及上海沿海特点相呼应,海姆・多顿领衔设计的以色列国家馆有个昵称叫“海贝壳”。选择在4月29日举行奠基仪式,以色列方面显然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因为当天还是“独立日”国庆节。


以色列国家馆“海贝壳”

  他被誉为以视觉艺术的先锋

  61年前,以色列宣布建国。如今,以色列首次在世界博览会上自建国家馆,上上下下对这个项目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据以色列驻沪总领事艾雅克介绍,以方专门拨出600万美元预算,这种规格与以往几届仅仅在联合馆里设个“摊位”完全不同。

  多顿身兼建筑师、设计师与公司管理者头衔,在崇尚传统的以色列,他被公认为视觉艺术领域的先锋人物,善于应用钢结构、轻型材料,在各类建筑都掀起了巨大的未来派设计潮流。由他设计完成的作品涉及各个领域,从耶路撒冷的犹太地区到美国加州的连锁书店,再到红海岸边的I-MAX大型剧院。他业务十分繁忙,长长的客户名单里,包括以色列国家电信公司、内盖夫工程技术学院和本・古里安大学等。

  但在多顿心目当中,他不敢对新项目有丝毫怠慢,甚至把“海贝壳”称为“国家使命”:“它对我来说当然是头等大事。就像是北京借奥运会展示中国一样,这是以色列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形象的良机。从去年3月份开始,我就和25个人的专业团队一起投入到这个项目当中,所有人都有优秀的背景与国际经验。当时一共有23支团队竞标,整个过程持续了5个月,我们的设计方案最终杀出重围,被以色列外交部选中。现在,我的大脑一天24小时都在运转,做梦都在解决问题,时间紧张、预算控制、找合作伙伴……我在上海的江苏路设了一间办公室,每个月都要来一次,一呆就是10天。今天奠基仪式举行,我的心放下了一半,我衷心希望明年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将是一个表现以色列精华的展馆。”

  “海贝壳”造形借鉴太极图

  “海贝壳”占地2000平方米,展馆本身就意味着创新设计,由两座如同环抱在一起的双手的流线型建筑体组成。这两只相握的“手”,一只是天然石材,一只由玻璃制成,它们的流线型设计使人们从每一个角度来看都会有完全不同的观感。

  更让多顿得意的是,他在这个建筑上创造了一种犹太与中国文化的结合点:“你注意到没有,这双‘手’实际上还类似中国古老图案太极图的形状?它们都呈现出自然流畅的曲线,并互相环抱在一起,这可是我特别设计的中国元素。”

  馆内可与科学家对话

  展馆以“创新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分低语花园、创新厅、光之厅三区

  也许在人们印象里,以色列是一个令人联想起战火与硝烟的国家,其通用语言是希伯来语,行文从右至左,如同天书一般十分神秘。但事实上,以色列的高科技、迷人的地中海风光与悠久的历史文化才是犹太民族的骄傲。

  请爱因斯坦作“代言人”

  在多顿看来,犹太人是“爱书如命的民族”,这个特点也使他把以色列馆的设计主题定为“创新让生活更美好”。他说:“我希望来到‘海贝壳’的人,能从这里了解到以色列的另一面,展馆的三个区域各有功能。低语花园带来花草、果树与露珠的美感,还可供人休憩,享用一些以色列美食;密密匝匝的树木当中安装了不少有趣的装置,每当有人走近,果树就会用英语和中文向来人发出‘低语’。创新厅能证明犹太民族聪明、重视教育的特点,是整个展馆的高潮部分,游客将在这里享受到一场由漂浮在动态空间里的灯球所呈现的360度视听演出,可以通过几百个屏幕与以色列孩童、科学家、医生和发明家对话,还可以随时在馆内上网与以色列普通人聊天。著名的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是我们非常崇拜的人,他为人处事简单质朴,但在科技方面却不断创新,是公认智商最高的人,他的头像将被镌刻在展厅墙壁上,成为我们犹太精神的代表。”

  谈到光之厅,多顿告诉记者:“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游客都可以在以色列馆外相邻的人行高架步道上观看到视频展示,这个展示将被投影到展馆玻璃空间内部的一座15米高的墙面上。”

  很高兴能毗邻中国馆

  以色列馆在世博园区的位置相当不错,坐落在展区中央,与中国馆相邻,这也让多顿非常惊喜,他认为这将可能会吸引更多游客来访“海贝壳”。

  “世博会本身就是最新设计、经济、科技的一场交流,上海这届世博会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盛大的一次,我听说7000万人次游客会来参观,这将是一场跨文化对话的最好平台。以色列外交部在宣布我们团队的国家馆方案获胜后就表示,这也是一个未来政策制定、城市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的机会,不容错过。我的建筑作品将在中心地带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这是让我非常自豪和高兴的事情。”多顿表示。

  [记者手记]

  与上海颇有渊源的犹太诗人

  崇尚老子的多顿以“和谐”概括自己的建筑哲学

  多顿与中国颇有渊源,他的外祖父母于上世纪初从俄罗斯来沪,居住了五六年,多顿母亲则于1919年出生在上海。在多顿的成长记忆里,他家里有不少上海印迹,如描绘上海的画作,中国茶壶、花瓶和碗,令他从小就对中国文化十分向往。

  1984年,多顿来到中国游历了整整4个月。先是在丽江呆了10天,接着沿长江走走停停,在很多小镇流连忘返。虽然当时的多顿尚未在建筑界崭露头角,手头没多少钱,吃住都十分简单,但心情非常愉悦,中国很多地方的一草一木一树都能给他带来灵感。因为“很久以前的中国乡镇是真正的大自然,江河与花草之间是和谐的,田野与人类之间是和谐的,与现在繁忙的都市、杂乱的楼房完全不同;建筑如果给人带来拥挤的感觉,形式与材料再好,也谈不上任何美感。”

  5年前多顿来到上海,感觉这个大都市节奏相当快,也对“建筑需要对话”有了更深感触。他回以色列后写了本题为《未来建筑与城市规划》的书。谈到这里,他翻开随身携带的书,神情如同在奠基仪式现场唱歌般投入。“来,让我给你读一段诗吧”,他轻声朗读着“在未来街区/房屋之间会对话/相互接近/也相互尊重”,这句他最喜爱的诗表现了他建筑思想的核心―――空间和对话造就和谐。

  多顿崇尚老子思想,他觉得自己的建筑哲学受到了老子很大启发,如果一言以蔽之,就是“和谐”。他认为建筑之间应有空间感,才能相互“对话”,才会更和谐。

  多顿喜欢把现实生活中的内容都变得富有美感,不但对自己的作品设计,甚至连日常工作也是这样。多顿的合作人对此深有感触:“多顿天生就是一个艺术家。我们团队一起出门,突然就找不到他人了,咦,多顿呢,居然在对着一株花拍个不停!还有,他给我写邮件,我打开一看,居然是一首长长的诗!诗的内容都是对我们下一步工作的安排,但形式让人觉得十分有趣。”

  采访结束,记者对他接受专访表示感谢。多顿却再度贯彻了他的哲学:“这不是采访,我们交谈、聊天、对话……我们都很享受这样的交流,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