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随着越来越多的艺术节和展览进入二三线城市,甚至是介入乡村,使得除了北上广深之外的艺术也开始繁荣起来,艺术的版图也在不断的扩大;而另外一方面,随着艺术生态的调整,北上广深的艺术格局也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尤其是北京,艺术的土壤变得越来越稀薄,这也就使得很多艺术从业者开始思考,是不是要“回家”,原志阳就是其中选择“回家”青年策展人,2018年他彻底离开了北京这座打拼了十年的城市,来到郑州继续从事展览策划工作,两年的时间他陆续策划了数场展览,但对于郑州的艺术版图和生态仍然不清晰,所以2020年他发起了“郑州艺术地图”项目,走访了郑州以及周围的数十位艺术家工作室,以期能够了解这座城市的艺术基因,我们也得以借此,管窥郑州的艺术版图,虽然这些艺术家不能代表所有,但为我们提供了一次了解二三线城市艺术真实面貌的机会。


郑州艺术地图:呈现一个城市艺术的真实面貌


2012年开始,像西雨艺术中心、彩虹盒子艺术馆、山海美术馆、樱桃美术馆等支持和推广当代艺术的机构陆续的参与进郑州的艺术圈,其中,西雨艺术中心位于荥阳高山镇竹园村、彩虹盒子艺术园区坐落于经开区,紧邻郑州地标性建筑中原福塔,山海美术馆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而樱桃美术馆则在樱桃沟;在公立场馆方面则有河南美术馆和郑州美术馆,尤其是郑州美术馆新馆的开幕,为郑州的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些场馆的出现和助力,正在逐渐建构郑州的艺术生态。


“2020郑州艺术地图:工作室生产”展览现场


“郑州目前有着少数的公立美术馆和多数的私立艺术馆、艺术空间,有着依托于高校和画院的艺术家创作群体,但职业艺术家较少。”原志阳讲到。


他表示,虽然郑州有着张洹、耿建翌、二段等艺术家从这里走出,有着郭景涵等人在二七广场创作的《冰• 96 中原》之类的当代艺术作品。但是当下本地的当代艺术与北京相比还是相对滞后的。从80年代开始,从浙美、广美毕业的青年艺术家就开始参与这里的当代艺术构建,中间在2008年前后达到过一个小高峰,但由于艺术生态的脆弱,这个小高峰也紧跟着衰落下来。


“2020郑州艺术地图:工作室生产”参展作品


但好在随着近几年艺术机构的发力,越发活跃起来。


就像他2020年发起的“郑州艺术地图”项目,在走访的过程中,他发现郑州有着很多不错的艺术家,他们低调静默的在进行着艺术创作,他期待着省内外的艺术机构来郑州挖掘优秀艺术家,这里汇集了包括50后到90后的一个完整阶段的创作群体。而在艺术家们的分布上面,他表示郑州艺术家基本上呈散点穿插在城市的东西南北各区位,他用坐标将这些艺术家的工作室进行标注,为我们呈现了一份简易版的郑州艺术地图。


这份地图有助于我们更清楚的了解郑州这个城市,了解这里的艺术面貌与发生,这也是原志阳发起“郑州艺术地图”项目的初衷。


原志阳2008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史专业,毕业之后他选择来到北京从事自己的艺术道路,2013至2015年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原因,他一直在郑州——鹤壁——北京这条京广北线上穿梭,直到2018年完全离开北京,他在这里工作生活了十年的时间。


对于自己的离开,原志阳讲有时候可能是一种无奈,也可能是一种自救。


“‘北上广深’有着较好的艺术生态,所以长期以来也成为了诸多艺术家去往的地方。记得逃离北上广的说法应该是2009年开始的。以北京为例,因为2009年金融危机冲击到了北京、冲击到了大家的工作与生活。记得,当时一位同学来到北京工作,陪着他去找房子,一位房产‘小哥’怀里居然揣着一本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此来激励自己。我想,这位‘小哥’也肯定不是‘北京人’。当然,逃离者多数是从外地来到北京工作的年青人,北京土族逃离的很少。2015年以来,住房和生活成本的压力更是加剧了这种逃离。当然,城市周边乡村的拆迁也是加剧这种逃离的原因之一。艺术创作需要一定体量的工作室,而房屋租金便宜的乡村就自然成了多数艺术家的首选。从90年代的圆明园到宋庄、东村,再到2000年之后的798、草场地、黑桥、索家村、费家村,一个个的艺术家聚集区形成,到今天,北京的艺术区已所剩无几。很多人随着‘环线’的建设,搬到了北京6环外,乃至河北,再者就‘逃离’到了其它城市。”


“2020郑州艺术地图:工作室生产”参展作品


另外一方面,现在原志阳回想起来,自己虽然出生和成长在河南,但是对家乡鹤壁和省会郑州的了解与熟悉都是通过这几年的亲身经历才获得的。回到郑州,原志阳发现地域环境与时间维度变了,艺术生态也变了。这两年他不断的通过自己的策展实践,触摸着郑州的艺术。所以2019年,就想通过一个展览项目来更清楚的了解郑州这个城市,了解这里的艺术面貌与发生。随后,“2020郑州艺术地图:工作室生产”的主题便确定下来,并开始生成文案。郑州作为国内的交通枢纽城市,有着便利的交通出行优势。很多天南海北的朋友会将郑州作为一个老同学聚会的地点。所以,原志阳期望未来郑州也能够构建起作为当代艺术交流的重要城市。


郭景涵:“郑州”就是世界


艺术家郭景涵是郑州人,也是郑州当代艺术的前辈,1986年毕业之后,他被分配到河南省雕塑艺术创作室(1985年成立。后改为河南省雕塑壁画院、河南省雕塑书画院,2005年改为河南省美术馆至今),30多年里,从事雕塑(包括城市雕塑)、装置、数字艺术等创作,不做官,不期待体制内利益,有些如职称等,也是顺其自然。2005年河南省美术馆建成使用,开始推动建立策展机制,成立策展部,做了一些展览,包括与民间机构合作做展览,助力当代艺术发展;2010年辞去策展部主任,随后策展部撤销。


郭景涵


郭景涵讲到自己出生于郑州。1986年毕业后只想回郑州,当时心态是用艺术建设家乡,现在说来,很多人都不信。他现在的工作室一直在郑州,不过由于各种原因,搬迁了很多次,目前从美术馆退休,工作室“归赵”,正在寻找新的工作空间,重点是到处都是工作室,不再拘泥于某个地方。在郭景涵看来,当代艺术创作在郑州相比传统艺术势力,小巫见大巫,但势头很猛,众多年轻艺术家和一些小团体砥砺前行,创作并快乐。有几家艺术机构聚集着一群艺术家,比如,西雨艺术机构经常做些展览、研讨活动,激励本土艺术家的创作热情。总体上,创作氛围良好。


郭景涵 《关键词》 系列 尺寸可变 2020


郭景涵 《关键词》 系列 尺寸可变 2020


郭景涵 《关键词》 系列 尺寸可变 2020


相较于北上广这样的地方,在郑州从事当代艺术有什么不同?郭景涵表示不好比较,那里都是北漂上漂广漂,多是外来艺术家,郑州、河南不同,都是本土艺术家。当然大家都在关注社会生存问题、语言技术问题、创作方法问题、思想观念问题、艺术与市场问题、当代艺术发展问题、社会变革带来新的艺术问题,等等。同时,他还谈到,相比之下,郑州不算很高,但对于多数艺术家来说,仅租赁、使用、维护一间工作室一项的成本,都会比较吃力。未来,他哪里也不去。对于郭景涵来说“郑州”就是世界,或者说未来还会去“郑州”。


黄向前:回郑州更多是生存需要


黄向前,1974年生,河南洛阳人,199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本科专业是油画方向,200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郑州。目前他主要是油画创作,也涉及灯光艺术、装置艺术。用更恰当的词语应该叫“综合艺术”。


黄向前


黄向前讲自己一直是在学校的环境里,本科毕业去了一所职业美术学校教书,多年后又去杭州读了研究生,然后回到郑州一所高校教书。2013年和几个朋友一起在北京宋庄租了工作室,因为工作和家庭的原因,没有融入宋庄的圈子,一年后就撤了回来。对于他来说“回郑州更多是生存需要。”黄向前目前的工作室位于石佛艺术园区,在他看来,河南是传统文化大省,底蕴深厚。郑州的书法、国画艺术创作者多一些,当代艺术少一些。近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美院、海外留学的艺术毕业生和一些在北京、上海工作的策展人、媒体人回到郑州,郑州的艺术氛围、格调、艺术生态越来越好了。


黄向前《礼品》纸本水彩 直径25cm 2020


黄向前《俩好》纸本水彩 直径25cm 2020


同时,他也谈到,相较于北上广这样的地方,在郑州从事当代艺术最大的区别应该是氛围,郑州的主流是传统艺术,从事当代艺术的艺术家群体和展览场馆还是少了一点。而关于郑州的生活成本和创作成本,黄向前表示,郑州现在也是“新一线城市”,生活成本和其他类似的城市差不多。创作成本没法估算,在自己的收入能力范围内进行创作吧。目前,黄向前的“饭碗”是在高校教书,其他时间都用在个人创作上面了,偶尔也参与一些策展活动。至于未来是否还会去其他的地方,黄向前讲到“不会了,就做个郑州艺术家。”


白冰:活好当下 认真做事儿 开心生活


艺术家白冰同样出生于河南,她本身就是郑州人,2000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2003-2005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十三届油画研修班,2014年获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硕士学位。2000年至今任教于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美术基础教学部主任。她一直进行的都是油画专业的学习,所以目前的创作也是以架上绘画为主,材料运用比较多元。


白冰


白冰讲到,自己毕业之后就回到了郑州的高校工作,教学工作三年后考上中央美术学院的油画助教研修班在北京学习了两年,之后又回到郑州的原单位继续教学。之所以一直选择在郑州,是因为自己就是郑州人,由于家庭的环境很好,一直以来都是很民主的让白冰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成长。成长阶段和学习阶段也在外学习感受过,白冰比较庆幸的是自己在很年轻的时候经历过美院油研班的教育,那些年中央美术学院的油画助教研修班被称为“油画界的黄埔军校”不仅仅是能受教于各位德高望重的先生们,更重要的是在很年轻的时候明白了山外有山,对待艺术要有敬畏之心。当年见识过太多专业和修为都很高的老师们,众位先生们对待艺术都有一颗朴素真诚的心,不骄不躁,这点太难得了。所以对她影响非常大,不用总想着怎么出来,就踏踏实实地真心对待自己喜爱的艺术,坚持创作,不用太关注外在的东西,内在的修为得靠思考、时间、实践一点点的顿悟。


白冰工作室


“做艺术需要很好的状态,在郑州,家人都在身边,我很踏实。就好好的工作、生活、画画儿,我画画儿的养料都在这里面,家庭中的互相关爱,生活中的各种经历、成长、感受都会长在你的画儿里。”白冰目前的工作室安在自己工作学校的家属院区,离学校近,因为在单位她除了教学还负责系部工作,学校工作稍多一些要经常来,这样会方便些。在白冰看来,郑州的当代艺术氛围还是比较浓厚的,对文化有需求,画画儿的朋友无论老幼都还挺重视这件事儿。其实,画画于谁,不必太计较功成,只要自己画的真心、舒心,有敬畏、有思考,就是一种非常好的状态,无需用力过猛,淡然处之才能走的长远。


白冰 《恣意生长》 纸本水彩 19cmx24cm 2020


相较于北上广这样的地方,在郑州从事当代艺术,白冰表示没什么不同,现在世界大同,信息传播这么快,哪里都一样。关键还是看自己的内心怎么样,自我的要求怎么样。而在生活和创作上成本上,白冰讲到,生活成本相对比较高,这点和北上广倒区别不太大,但还是相对的,因为还是要看个人选择需要,有的人需要高级的创作空间和材料,有的人不太在乎,该做好作品也挡不住。白冰的态度是活好当下,认真做事儿,开心生活。未来的事儿留点空白才是未来嘛!


刘永:跟郑州的缘分还没结束


艺术家刘永2006年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本科毕业,2011年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工作于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他比较关注的是作为个体的人如何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自处的问题。最近在做的是《龛》和《惊蛰》两个系列,作品形态根据需要来定,目前主要是金属,陶艺和摄影图片的方式。


刘永 摄影作品 2020


刘永 摄影作品 2020


大学刚毕业的刘永,在杭州呆了半年,主要是为生存而奔波。2012年他应聘到郑州大学工作,刚好有个好朋友在郑州,所以他就过来了。目前他的工作室主要在学校里,有陶艺和摄影工作室可以用,有时他也在住的地方做点小东西。刘永在看来郑州的创作氛围很好,“也可能是我身边的艺术家朋友比较多,大家创作的热情很高。艺术氛围还可以吧。论展览的话肯定不能跟北上广比,但是这几年也在不断的增加。”


刘永 树胶重铬酸盐印象作品 35x45cm 2020


刘永 树胶重铬酸盐印象作品 35x45cm 2020


这几年刘永出去的不多,去年他去了一次北京一次上海,感觉比以前干净了不少。在他看来,郑州这几年也在不停的发展。北上广的大展挺多的,这一点郑州没法比,但是作为创作者来说,他感觉地理位置不是很重要,“看你在这里有没有想表达的东西,如果没有那就不适合你。而且现在的网络那么方便,得到讯息也不难。另外在作品的流通上郑州比较难,机构和藏家很少,资金很少流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作。郑州的艺术家朋友总体上我感觉很有激情,这是做艺术很重要的一点。”郑州的生活和创作成本,在刘永看来还好,“我不太清楚怎么比较。创作也是,做自己能够实施的想法吧。”至于未来,是否会去其他的地方,刘永表示没计划过,跟郑州的缘分还没结束!


李翔:做好自己的创作 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李翔,1981年生于鹤壁,200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周口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他主修油画,近几年主要兴趣在《家·园》系列,想探索大静物的创作、东方元素,在一个方向深挖。

李翔


李翔2008年毕业,刚毕业时是职业画家的状态,当时卖画挣的钱比工资多多了,但是大学老师是他的梦想,没有什么犹豫,他毅然决然就坐火车去周口师范学院面试,所以现在是一名大学老师。谈到回郑州,因为自己的老家是在河南,这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李翔感觉挺适合自己的。他现在的工作室就位于大学校园里面,在他看来,河南的艺术创作氛围近些年呈现多元化,艺术氛围也在往好的方向走,特别是当代艺术提升比较快,有一批好的艺术家在这里。


李翔《家•园NO 23》73cm×60cm 布面油彩 2019


李翔 《家•园NO 22》60cm×73cm 布面油彩 2019


当然,相比较北上广,河南的当代艺术名家略显少,大众的接受度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培养,在李翔看来,从事当代艺术是需要相当的耐心去与社会多接触和主动传播。那么在老家的生活成本和创作成本是怎样的?李翔讲到河南的生活成本和创作成本并不高,对艺术家的坚持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对于李翔来说,未来的去向,目前还没考虑,他想先做好自己的创作,多多参与优质的当代艺术活动,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付万全:安静创作是首要的


艺术家付万全是河南省永城市人,2006 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2012 年研究生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现任教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展览部主任,他现在的主要创作是在传统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感受和知识体系再进行突破。用最传统的笔墨表现现实生活真实感受。


付万全


2012年研究生毕业之后,付万全经常在山东、河南、杭州、江苏和北京之间穿梭。待到2014年底,来到了河南大学做代课老师。对于他来说“那段时间挺充实也比较恐慌。”当被问到为什么回河南老家,他表示,回到河南后就比较安心。回到老家了也想为河南艺术共同做点事。付万全现在的工作室位于开封,在他看来,郑州最近这几年艺术生态越来越好,因为有一批年轻艺术家和策展人共同成长,大家都想做的事情。而相较于北上广这样的地方,在郑州从事当代艺术会慢慢被接受,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会更好。当然也比较尴尬,毕竟河南还是比较保守一点,艺术市场还是传统的,收藏的群体停留在图便宜和听故事收藏阶段。


付万全作品


郑州生活和创作成本在付万全看来还不错,能够安下心来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河南文化深厚慢慢挖掘会发现很多滋养创作的元素。”

关于未来是否还会去其他的地方,付万全表示还没有想法,先安静下来创作对于他来说是首要的。

结语:从这些艺术家们的状态和经历,我们可以看到,大家对于当代艺术的发展以及创作本身都抱有非常积极和乐观的态度,也正像他们讲到的那样,越来越多的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有丰富经验的人们在选择回到故乡,他们回来带丰富的经验和最新的知识,对于“老家”来说这是非常难得的财富,但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事实是,“回家”是一个选择,但却是一个需要慎重的选择,这些艺术家们大多都有稳定的工作,生活对于他们来说不是最大的问题,而想要像北上广那样做一个纯粹的职业艺术家,或者艺术从业者,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庆幸的是现在已经有人开始做相关的工作,进行艺术生态的建构和梳理,就像策展人原志阳所做的工作,虽然很基础,但却是必须的,期待未来能偶越来越多的人们回到自己的家乡,建设自己的家乡,让“家乡”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对象”,只能藏在想象中。



原创  雅昌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