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进内心的欢喜

中国文化当代表达


每一个内心丰盈的智者,均是“关系重塑”的执迷者。


安藤忠雄说:“拥抱历史,我们需要分析;拥抱未来,我们需要创意”;筱原一男说:“传统是出发点,而非回归点”。这个时代每一个的顶尖的设计人都在触摸和寻找:把东方文化曾经的苍老,变成如今的风华正茂。


以前做广告时,便听到一种“关系重塑”的故事:台湾广告导演彭文淳在拍摄广告的时候,常常喜欢摒弃广告分镜头执行脚本的拍摄方法,而是写一篇气韵生动的散文进行拍摄。这种拍摄手法虽然苦了那些习惯了分镜头脚本的执行者,但往往能拍摄出分镜头脚本无法拍摄出来那种呼吸、空灵与气韵。


整部广告片的链接,仿佛不再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链接,而是一种呼吸、一种气韵、一种思绪、一种意境的链接,音乐、画面、人物、故事、节奏、念白……,多维一体,均贯穿在一种整体的意境和情绪当中完成,让观看者不自觉进入到一种意犹未尽、绕梁三日的文化情境当中。


“陌生的熟悉感”,便是那种解决“我们曾经苍老,如今风华正茂”的灵丹妙药。让文化的定义不再停留在‘之前’,而变成了‘之间’。把深埋我们潜意识之中的文化共鸣,忽然挖了出来,变成我们走入内心的大欢喜、大自在、大逍遥。


如何走入内心的欢喜,这便是所有顶尖设计人一生要解决的问题。或许,庄子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便是所有设计人和文化人一直寻求的答案和最终的归宿。


因为无论王阳明的:“汝未来看此花时,汝花与汝心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汝心之外”的明悟;还是庄子的“蝶梦庄周”与“庄周梦蝶”的恍惚;甚至惠能的“幡动、风动、心动”的探寻,均是‘物我两忘(望)关系的互换和重塑。


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但在中国美学中,这其中的边界往往不是那么清晰可言,甚至故意把边界模糊,从而让这几重关系同时存在,形成多维的重叠与互换,目的是用外在的设计,真正走入到人的内心的欢喜和人的某种状态当中去。


设计即进入,这便是中国美学的高明之处。设计,看似是对外在空间、色彩、功能、家居、环境的设计,其实是对內在‘人状态的设计’。境由心生,也是先给内心外在的‘境’,再创造出内心另一个精神上的‘境由心生’。



如何走进内心的欢喜

苏州一直都在


在苏州,我们常常会坠入到一种今夕何夕的迷思当中,醒来之后又会陷入文化巡游恍惚当中。悠然、油然的气质,向内而生的品质,会让你一不小心就嗅得一身江南的诗意。


走进苏州,便走进内心的欢喜。走进寒山寺, 便在内心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想起僧敲月下门的声响;走进平江河,便想起戴望舒的雨巷,船橹掀开水面的声响;走进《牡丹亭》,便在在脑海中响起哀怨缠绵的唱腔,温柔了时光,也明媚了岁月……


苏州,一直都在。


过去,现在,未来。它是中国最具复合性的城市,各种文化的关系交织在一起,让每一个新的进入者,都对它充满的敬畏,虚心对待。


明来处,知去处,晓归处……


苏州,是每一个醉心于“中国文化,当代表达”的老师。我便在苏州园林踏出的每一步中,领悟东方‘间’的美学。从哪儿走,往哪儿过,在哪儿停,向哪儿看,在哪儿坐,到哪儿谈……小小的庭院,有无数个‘间’组成,设定即进入,如何最舒服、最释然、最轻松、最雅意、最逍遥、最自在,这就是‘间’的精髓。间,以‘心中有形、有韵、有境、有势、有气之设定’,来沟通无形和能量之间的关系。


这几年在苏州,你如果问谁盖的房子好?相信都会对你说:仁恒地产。自从2004年起,仁恒就用文化的方式温和改变和融入这座城市。在2500年的苏州城,从新演绎古老又崭新的苏州。


前段时间,当朋友在苏州拙政园举办一次活动,邀我前往时,便丝毫没有犹豫答应。当然同时受邀的好友还有邱德光设计事务所的总经理袁欣和杭州著名设计师陈林,提前半天到达苏州,于是便随袁欣参观他们邱德光设计事务所设计的一个空间项目:耦前别墅。


没想到,一接触「耦前」便坠入到邱德光先生所倡导的‘关系美学’当中……




如何走进内心的欢喜

邱德光的关系美学

内心圣殿


耦前别墅,坐落在苏州仓街300S,文化地产商仁恒置地把最大的一个样板间交给邱德光设计事务所来设计,希望能打造苏州地产的文化地标。


进入到其中,忽然发现:彭文淳也好,邱德光也好,都是‘借用一种关系,创造出另一种新关系’的高手。


如何走进内心的欢喜?邱德光给出的线索是:“当我跨越五大洲、三大洋,走过所有河谷,寻寻觅觅渴望看见奇迹,等我逛遍全世界,回到家里却惊异地发现,奇迹就在我家的后花园里,那一片小叶片的露珠中……”


一边参观,袁Boss一边介绍说:“邱德光设计经过多年的创造实践,希望能剥离空洞的符号化装饰语言,探索契合当代中国人心灵的人居。这次就是利用邱德光所倡导的关系美学,不仅解决古城开发的时代命题、延续苏州古城的文脉,更要为居住者创造出一个“内心的圣殿’”。



记得我做广告的时候,有位前辈告诉我:“最好的广告,是你只传递一半,而另一半就在读者的脑子里……”当我们推开耦园别墅内心圣殿的房门,进入其中时,便进入邱德光所设计的‘关系’当中,看到的是‘一半’,内心感受到的却是‘另一半’。‘空’与‘间’,‘境’与‘界’,‘看’与‘观’,便在一半外在,一半内在的思绪中荡漾……




|一种温暖的迎接。


|进入别墅,首先迎面而来的是玄关的设计,设计师用三种充满‘质感’的事物,在告诉业主‘这里是家’,而非穿堂而过宾馆饭店,一个是迎面背景墙上韩国艺术家所做的一件手工作品;一个是石大宇先生设计的一把‘君子竹椅’;一个是枯木上种满的多肉植物和空气凤梨的花艺作品。


|质朴、温暖,让进入家门的一瞬间,便用环境和作品在暗示你回家了,你可以换一种状态和频率了……




|茶室,一艘停靠的船。


|穿过玄关,便可进入主人的茶室。茶室的设计仿佛一艘挺靠在岸边的小船,门前是石台与涓涓的流水。茶室屋顶是船底龙骨的设计结合船顶的曲线,让主人一回到家,便有一种靠岸、回家、停歇的暗示。


|同时在位置上,也方便来家做客的客人就近谈事,不过多介入家庭的私密区。茶室的B1层,是主人的书房和收藏室。方便简单的事,可在上面茶室交流商谈;而重要又私密的事,可在楼下书房密谈。既可方便主人独立办公,也可方便招待朋友。




|一个被围绕的园林。


|透过茶室的玻璃门,便可看到别墅的主园林,有青石、灌木、草地、枫树、池塘……这是业主和家人最主要的室外活动区域和室外景观,每一颗树、每一块石、每一个曲线,都煞费苦心。茶室、餐厅、客厅,都围绕园林呈马蹄型而设,不会浪费丝毫的景观。



|一种对待美食的态度。


|厨房和餐厅被安排在入门的北侧,兼有主人区别住宿区和招待区的意图,全家人聚餐和招待朋友均可在此,设计简单、优雅、轻奢,在厨房和餐厅的设计上没有过多的着墨和渲染,保持着整体一贯风格,既不流入俗套,又不过度突出,分寸拿捏的恰到好处。






|一个客厅,全家人呼吸。


|客厅,设计师把它作为地上面积的重心。从‘内心的关系’的角度来阐述:玄关是一种频率的暗示;茶厅是一种靠岸的暗示;餐厅是一种‘家的味道’的暗示,都是一种内心的小惊喜,而客厅就是内心的大呼吸。


|客厅,采用中国‘亭’的设计理念,把‘厅’的关系转化成‘亭’,南、北、东均有室外园林围绕,突破厅的感知界限,而在视觉和心理上形成一种强大的呼吸感。南面,因为有院,被设计成推拉门,方便室内的人出入;东面,设计师希望用中国美学“画”的概念,以‘览’的理念完成对窗户的设计。不过为了增加它的仪式感,窗户的下面用一张长长的条案强化那种与窗外景色对话的仪式,巧妙的是它也挡住了B1B2层的通风口。


|客厅的天花板采用的时空顶,当夜晚降临的时候,即刻调亮灯光增加艺术氛围;也可调暗灯光,让自己沐浴在星空之下,完成与自我的对话。


|室内的家居选用灰棕色系,即高级、轻奢,也很好的地把自己隐藏起来,让注意力很好地转移到周围的景色当中,让人全天处在一种舒服愉悦、神清气爽的情绪当中。室内摆放着许多艺术家的作品作为摆设,让人在不经意中“发现”许多有趣的事物,增添主人的情趣和品味。


|这个区域在“关系的设计”中,要完成与景色的对话、与季节的对话、与自己的对话、与家人的对话、与对生活的对话、与作息的对话……



|居住区,既有私密又有沟通。


|客厅的北面和别墅的二层是居住区,这种设计很好地划分出居住区和待客区。同时,也让居住区在保持私密的同时,又保持与客厅、园林、茶室的开放和沟通。


|在其他项目设计中需要的重点设计居住部分,在这里却不是重点,这种关系的暗示是:睡眠只要岁月静好就好。


|客厅北面的居住区是主人房和父母房,二楼是哥哥房和妹妹房。主人房是四个居住空间中视野最好的,能看到外边整个马蹄型园林;父母房前面有一个小小的独立园林,适合父母喜欢安静的需求。




|内心圣殿原来在地下。


|参观完一层二层的空间设计,虽然感觉欣喜,但还没有达到惊喜高潮的程度。但沿着乳白色的楼梯进入到B1时,瞬间,惊喜被逐渐点燃。原先以为,整座别墅的呼吸在客厅,当走到B1的时候,才发现客厅只是呼吸的鼻口,而B1B2才是呼吸的肺部。


穿越茶几,进入内心的圣殿




地下是建筑的内在,也是人内心的圣殿


所有的梦想和收藏在此空间达成


|一座“内心的圣殿”,来收藏你游历世界的痕迹。


|B1层除了主人的书房之外,多数空间与B2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十几米的挑高。如果说步入B1的楼梯仅仅是豪宅应有的楼梯,那么由B1步入B2的楼梯就是充满仪式感的艺术品,整个B1和B2的空间,因为它的存在而存在。


|最让人惊喜的是,从B1到B2的楼梯的设计,是一座亚克力塑造的‘内心圣殿’,圣殿的顶原来是地上一层那个不起眼的黑色茶几。设计师深得‘隐’和‘借’的妙用,有时,只有在‘隐藏’和‘借用’的时候,才会让惊喜加倍。


|内心圣殿是由一个个亚克力小格子组成,不仅让人在下楼时会增加一种仪式感和庄重感。这些亚克力的透明格子,也可摆放主人从世界各地来回来的旅游痕迹,例如全世界的种子之类的。




前景:林柏杨  雕塑作品《耦》    背景:杨象    油画作品《向黄昏致敬》


|耦,新与旧在这里交融。


|在内心圣殿的最下方,是知名艺术家创作的“耦”的作品,把琉璃塔的仪式感提升到一种“艺术”的高度,彰显“耦前别墅”的设计主题。


|在“圣殿”的中心,以杨柏林的雕塑作品《耦》为点题。这件作品通过爱人的意象,表达着爱侣、长幼、家庭、社会各种永动的互动关系间不变的解决之道,即:爱。这件作品强烈的情感意味,为具有神圣仪式感的“圣殿空间”,注入了可感的精神内核。




|家庭娱乐中心。


|B2的空间,融合艺术品收藏展览、酒吧、家庭影院、卡拉OK、休闲、娱乐、健身的分区和功能,也是家庭的活动和娱乐中心,同时也是招待亲密朋友的场所。


|一个这样的空间,其实主人社会交际圈的一种透视和囊括。这个地下空间的设计,最为难得的是,如此综合的功能和需求,均在一个空间内完成,功能分区分的特别巧妙,极大地利用了空间,丝毫不显得的拥挤和急促,反而有一种‘空’的感觉。




如何走进内心的欢喜

空间也可以是乐章



如何走入内心的欢喜?这是我参观完“内心圣殿”的第一个念头和总结。邱德光就像一名音乐大师,何处是进入,何处是前奏,何处是过渡,何处是高潮,何处是留白,何处是娓娓道来,何处又掀起全篇的高潮,何处又容纳百川……


它就像我在苏州园林领悟‘间’的美学一样,看似无序,实者井然。一树,一草,一池,一石,一亭,一桌,一窗,一雕,一琢,一砖,一瓦,一情,一境……均安放在东方审美的‘间’中,和谐有趣,雅意闲心,方寸之间有大呼吸。


楼上的‘客亭’的意念延展,意味是呼吸的高潮。却不知在你不经意间,步入楼下的‘内心的圣殿’,才发觉真正走入内心的关系世界。


如同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人与人越过了表面的显意识差别,在深层的内在世界,我们始终相连相通——归属于同一片海洋。从这一关系美学的诠释,在本案中呈现为一座「内心圣殿」。


邱德光有一句设计名言:我们不是在制造设计,而是在创造关系。或许,就如开头所说:“每一个内心丰盈的智者,均是‘关系重塑’的执迷者。”




|我们不是在制造设计,而是在创造关系。


|邱德光设计走过了四十年,一直在探寻人居之道。「耦前」对他们而言,也是一次摒弃教条化的设计标签(如凡谈「苏州」,必谈「园林」、「文人」的标签化阐述),探索自身工作本质的过程:不是在「制造设计」,而是在「创造关系」。于我而言,却是一次难得偷取行业智慧的好机会,袁Boss的全程陪伴式讲解,让我收获满满。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也是写这篇文章的重心所在。在最后结束参观时,陈林对我说:“海丰,家居空间设计,单就一个‘是否懂得生活’的维度,就会让许许多多的知名空间设计师止步于此,他们所谓的经典设计顿时就变成了夸夸其谈……”



|“什么是人居?人当如何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或许,它没有标准答案,而是激发你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耦」的哲学,正在此处;邱德光先生的「关系美学」,正在此处;我对文化的理解「之间」,正在此处;设计即进入,也正在此处……


|作品如镜像,不仅照射出设计者的思考,也照射出参观者的思考,更折射出主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感谢邱德光设计事务所,感谢袁欣和陈林,这是我的苏州设计之旅。


项目名称:苏州仁恒·耦前

主创设计:邱德光、刘家麟

设计管理:袁欣、朱晓东

设计团队:陈惠君、廖珮晶、郑清文、骆盈桦、林佩玲、陆钰雯、姚道元、江鎷如、李诗霓、李妍仪

空间性质:住宅空间

地点:苏州市

主要材料:雪花白石材、银灰洞石橡木染灰、方管烤漆、亚克力、镀钛灰、黄铜、喷漆、壁纸、皮革

概念文案:Violet Wang

视频制作:搞studio

图片摄影:王厅

面积:1090㎡

设计时间: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

施工时间: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


来源原创 谁最中国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