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原料的丰富,酱的种类也更加丰富。在我国,生产酱作为调味料有悠久的历史,在《周礼》中既有对于酱的记载。在当时的酱主要以动物性原料制成,被称为“醢”,使用各种动物的肉,切成肉丁肉末,拌上熟米或其他粮食,再加入曲、盐等调料,用酒腌渍。按照制作的原材料分为醓醢、鹿醢、兔醢、魚醢等等。

之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进步,谷物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蛋白质来源,而豆类逐渐进入酿造领域,出现了各种以各种豆类为原料的发酵食品,我们现在所吃的各种“酱”就孕育而生了。

我们现在所吃的植物性酱,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我们可以在文献记录中寻找答案。有人提出《周礼》中有“选百羞、酱物、珍物……”以及“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的记载,但这里的酱,应该是指动物性原料醢和植物性原料的酱的统称。而王国维先生曾经考证,酱这个字是特意表明不以肉为原料的酱。

而以大豆为原料,通过发酵工艺制成的“酱”,最早应出现于西汉。西汉史游著《急就篇》中有:“芫荑盐豉醢酢酱”的记载,而唐代颜师古对其注释:“酱以豆合面为之也,以肉曰醢,以骨为臡,酱之为言将也,食之有酱。”在马王堆一号墓中,发现了大量食物遗存,鉴定报告中证实,确认其就是制品,并且可以确认就是大豆发酵制成的豆酱。

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详细的记载了豆酱制作的方法,而且在书中,“酱”已经作为豆酱的特指,其他种类的酱都需要加上定语如:“麦酱”、“虾酱”等等。唐代的《四时纂要》中记述了:“十日酱法”,说明了当时制酱已经变得更加简便和快捷。元代鲁明善所著《衣桑衣食撮要》中则记述了“合酱法”。

到了现代,又对酱有了不同的定义,在《新华字典》中,酱作为名词解释的有两种:1. 用发酵后的豆、麦等做成的一种调味品;2. 像酱的糊状食品。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原料的丰富,酱的种类也更加丰富,下面是常见的几种酱:

01

大酱

大酱,也称为黄酱,传统北方制作黄酱一般在春天,挑选饱满的黄豆洗好,入锅烧开,开火后改文火慢慢的熬制,这个过程在东北称之为“烀”。烀酱并不将黄豆煮烂,而是恰到好处让豆子充分熟了并且能够成型;之后将烀好的豆子晾凉,将其制成块状,放入容器中压实后密封,容器放置于通风的地方等待豆子发酵;随后的过程叫下酱,风干后的酱料分成块,放置入缸内,放盐后缸封口,晒制约10日左右。

传统制酱在下酱的日子上有讲究,讲究农历四月初八、十八或者二十八下酱;打缸是下酱后用一根木杆子安装在木块中央制成酱耙子,打的时候顺着缸边沿着一个方向慢慢地推。调制缸内的酱,一般要打一个月,酱会越来越香。

图 / 网络

02

合酱

在山东民间制酱,合酱相对较多,大酱的原料只有黄豆,合酱则采用其他粮食一起发酵,故称为“合酱”。山东合酱主要使用黄豆和玉米两种材料,和制作大酱的方式类似,玉米粒炒熟后用碾子碾碎制成玉米粉,用沸水烫和,和好后团成球形,贮放发酵,经过发酵后,与黄豆酱坯子按照一定比例一同下酱。各地制作时下酱的比例不同,制成的酱味道也有区别。

03

甜面酱

制作甜面酱的方式和黄酱类似,将面粉加水和匀,揉成大小均匀的块状,上锅蒸,蒸熟以后切成块,放到席子上,避光置于阴凉室内,大约2-3天左右待其上面生满白色菌丝后适当翻动,7-10天左右,菌丝变成黄绿色,再把菌丝去除晒干,面块倒入容器中,加水搅拌均匀,定期晒酱并且定期翻酱,大约半年左右甜面酱就制好了。

04

西瓜酱

河南开封产的西瓜酱,是在制酱的过程中加西瓜。发酵的时候码一层豆子,放一层切成薄片的西瓜,如此重复,再加盐等调料,密封经过发酵后制成的就是西瓜酱。

05

豆瓣酱

豆瓣酱分为甜、辣两种,主产地在四川,其中郫县、资中、资阳、绵阳出产的豆瓣酱比较有名。豆瓣酱除了黄豆外,还要添加一定比例的蚕豆,豆子煮熟后晾凉捣碎,平铺在席子上放置室内阴凉处,约半个月后会长出黄绿色的菌丝,加适量的水和调料重新捣碎,再放入缸内晒制,大约半年左右可以食用。

06

油辣酱

油辣酱使用辣椒干磨碎成粉,用热油炸成辣椒油,再将干辣椒段加入其它调料放入辣椒油中炒制,炒熟的即是油辣酱,老干妈就是改良自当地的一种油辣酱。

07

糊辣酱

糊辣酱一般使用长辣椒灯笼椒两种辣椒制成,辣椒下锅干炒,炒干后晾凉搓碎,将搓碎的辣椒加入食用油、豆豉、香菇等继续炒制,炒好的即是糊辣酱。

图 / 网络

08

糟辣酱

糟辣酱选用花溪辣椒,将辣椒、姜、蒜剁碎以后,放入容器中,加入白酒、盐等调料后密封,置于阴凉处1个月左右即可食用。

09

芝麻酱、花生酱

用芝麻或者花生炒熟后研磨而成,因为这两种作物中含油量高,制成的酱香滑甜美。纯芝麻酱会有微微的苦头,但苦味尽能品味出芝麻特有的香味,有人喜欢在芝麻酱中掺入一定比例的花生酱,以中和这种苦味,这就是“二八酱”或者“三七酱”。

来源原创 二猪 三联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