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首届“省长杯”广东工业设计奖获得者、“2008广东十大青年设计师”王效

  与其他单纯做设计的设计师不一样,王效杰在设计实践和设计教育两条路上同时行进而皆有所得。一方面作为深圳绿创工业设计有限公司的顾问,他近年来为全国大中型企业设计的医疗设备产品达160余件,在近日举办的“第四届广东省工业设计活动周”暨“创新30年·广东工业设计展”上当选“2008广东十大青年设计师”,他主持设计的PRT-MEK3医学嫩肤仪获得首届“省长杯”广东工业设计奖金奖。另一方面,作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副院长,自1993年参与筹建工业设计专业以来,他以一个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国际化的视野在设计教育领域探寻新方向,15年间始终致力于设计教育国际化的推进。

  这种丰富的人生经历令王效杰身上有着一种混合气质,既有设计师天马行空的自由,又有学者的严谨细致。近日,王效杰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王效杰。(朱锐 摄)


亟须管理型设计人才

  《文化广场》:近年来你在医疗设备设计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何推动工业设计在医疗产业中的作用?

  王效杰:医疗设备设计要满足两方面要求。第一,要给企业带来产品的创新机会,增强产品与国外企业的竞争力;第二,产品要让消费者使用舒适、方便、可靠,提升与病人之间的亲和关系。近年来我们也接了不少海外单,感觉国外的设计管理很严谨,细节和服务水准要求很高,这样有利于规范我们的设计,向国际水平看齐。

  《文化广场》:你认为现在企业最需要什么样的设计人才?

  王效杰:现在市场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实战能力的实战型人才;其二是综合型人才,综合素质才能催生出更好的设计效果,为客户创造更多的设计价值;三是管理型人才,既懂设计,又懂管理,还要善于经营,能够最大限度创造设计价值。管理型设计人才的培养对中国工业设计将起到重大作用。管理走好了,与国际也就接轨了,但这会是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管理型设计人才将提高行业整体水准,是内耗还是健康成长,设计管理层起了关键作用。此外,他们还能够提高设计在整个产业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


超声波清洗器获省长杯设计奖

[Page: ]

开展校企合作

  《文化广场》:深圳在建设“设计之都”的进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教育机构的作用,让深圳的教育机构和深圳的设计界产生更深远的联系。对此你有何看法?

  王效杰:深圳大学和深圳高职院都有自己的设计专业,完全应该提高自己在设计界的影响力。除了普通高等教育外,职业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二战”后德国的经济发展就是依赖于职业教育。而澳大利亚、中国台湾等早就以素质培养为主导,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圳高职院也要在这方面继续努力。深圳经济发达,云集了一批制造型的企业,有着很好的条件进行校企合作,让教育机构的设计力渗入企业血液中。

  《文化广场》:如何更好地实施校企合作,让学生们具有更强的实际能力?

  王效杰:实施校企合作,首先要建立双师型的教育队伍。德国的师资很重视双师型,他们往往既是教师也是设计师。我们国家这种双师型师资实际上是很缺乏,这是我们师资队伍最突出的一个问题。而从企业角度来讲,要树立一种社会责任,营造一种教育的环境,主动为学生学习提供实践的机会。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则要给予相关的政策的支持。我们艺术设计学院有10个设计专业,在深圳市一些设计机构和一些企业都设立了教学实训基地。这个平台提供了模拟的真实岗位,这些企业机构也参与评价我们的教育成果,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毕业生出来的挣扎期。


PRT-MEK3医学嫩肤仪,获得首届“省长杯”广东工业设计奖金奖。

国际化是形势所迫

  《文化广场》:我国的设计教育现状如何?为何要强调设计教育国际化的方向?

  王效杰:目前我国的设计教育已经落后产业的发展,其实设计教育国际化是被迫提出的应答,是时代和现状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深圳的企业很多都是外销型企业,出口量大,那么国外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设计口味是什么?这都需要分析和研究,才能够在设计时有的放矢。面对外国项目无论从交流、运作模式到水平都能够符合对方的要求,这种人才很匮乏。另外,企业越来越需要国际型的设计人才,要对国外的设计运作、流程和方法都能够实现接轨。深圳不少企业如华为、康佳等在国外都设立了设计分部,更离不开国际型的设计管理人才。

  《文化广场》:深职院在推行设计教育国际化方面做了哪些尝试与努力?

  王效杰:为了达到设计教育的国际化,我们做了多方面的尝试,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方面从外国请有经验的海归派教师,或直接聘请海外老师;另一方面,课程设置上和国外的院校接轨,内容设置要同步。我们参照悉尼科技大学设计学院的课程设置,开设了相关课程。在实践作品时,他们为中国人设计,我们为澳大利亚人设计,这就需要了解对方的相关文化背景。设计作品出来后,两地交换评价来纠正一些错误的认识。此外,国内外的老师之间进行项目合作,也是一种国际化交流的尝试,效果都很不错。

[Page: ]

相关报道:

 年轻设计师要消除浮躁

  作为设计界资深专家和教育者,王效杰对深圳工业设计的发展有着强烈的责任感。

  王效杰告诉记者,深圳现在有约300家机械设计公司,但是很多公司都很年轻,管理上也颇为欠缺。王效杰感觉现在的年轻设计师都比较浮躁,耐不住寂寞。往往成长到70分就沉不住气,急于单立门户。在他看来,从事工业设计首先要剔除这种浮躁的心态。设计是为生产制造服务的,设计师首先要花功夫沉下去,对生产线要达到非常熟悉的状态,才能够与制造接轨;要在设计岗位上潜心钻研,积累起足够的经验,不要急于求成,不受外界诱惑。此外要善于运用网络、语言等工具,有国际化的胸怀和视野。王效杰还格外强调,设计师成长极为重要的一点是要树立团队意识。国际著名日本GK设计公司负责人曾表示,日本设计整体领先于中国,但个人设计的水准差别其实并不大,就是胜在他们的团队意识。让王效杰担忧的是,深圳现在的设计公司大多属于中小型企业或工作室,尚未形成抱团发展、合力进步的局面,单打独斗难于做大做强。

  王效杰对年轻设计师的忠告是,创作灵感要从单一产品向姐妹行业吸收,例如向平面设计、动画设计等方面获得灵感。此外要从产业链的多个领域寻找思路和启发,如工程、制造、材料等。从职业生涯成长来看,最终要实现的是两个阶段的跨越。一是从形式设计向整体设计过渡,不单从功能、外观等方面考虑,更要结合营销、制造等产品制造链来考虑。二是从整体设计过渡到设计管理,带动整个团队的合作。